真人圖書館



喜愛閱讀而成為編輯
11月16日我們邀請《金魚男孩》謝怡文編輯蒞校和學生進行真人圖書館與編輯有約活動。謝主編從小就十分喜愛閱讀,長大後編輯是可以喜好變成工作的職業,因此進入了出版業。謝主編提及出版社的編輯者除了文字編輯,也可能封面設計,還有選擇書本,或者作者的文章有不流暢處則加以修改。最重要的是自己很喜愛看書,於是接觸了出版社的工作,至今已六年,個人尤其喜愛推理書籍,也想大家多認識「強迫症」,於是出版了《金魚男孩》。

每個人身邊可能都有《金魚男孩》
《金魚男孩》的冒險故事、劇情相當吸引人,令人有了想一點一滴探知真相的慾望。謝主編詢問學生,故事中男孩的焦慮,是否也在自己身上發生呢?尤其在疫情之下,是否因為閱讀此書後而更有共鳴?接著詢問學生什麼是強迫症?603班李允武說:「強迫症就是一件事要做到完美。」主編也說到日常生活中並不易察覺這類的人,在台灣一百個人大約有二至三位,身邊若有這樣的人該如何和他相處?故事裡馬修的行為是否和他的父母想法、做法有關呢?告訴學生這類人需要被理解,更需要專業的幫助,好比故事中的柯爾醫生和羅德醫生。



在逆境中跳舞的《墓園女孩》
主編詢問學生在故事中幫助馬修的眾人裡,想一想最喜歡的是誰呢?也提到自己最喜歡老妮娜所說的「不要等暴風雨過去,你得自己走出去,然後在大雨中起舞。」作者這樣對困境的寫法讓讀者更有畫面、意境,也更有感受,令人產生「同理心」,也能了解故事中所有的人都有其因由才會有後續的行為表現。接著從書中人物梅樂蒂開啟了另一本書—《墓園女孩》。 一般人對墓園的感覺多半是陰森、恐怖的,但國外有些墓園像公園,可以在那兒散步、跑步,和台灣不太相同,而梅樂蒂就是一個喜歡去墓園的奇特女孩,在父母離異、可能搬家、和母親衝突的情況下,墓園是可以讓梅樂蒂平靜的地方。沒想到梅樂蒂竟在墓園發現一個神祕的地方,那是一間廢棄小屋,也在那裡認識一位自稱是英國間諜的十五、六歲男孩,主編希望同學可以去看看故事發展如何?

編輯推推書
另外,謝主編還向學生介紹了許多好書,比如《小女孩貝絲與羅蘭》、《大森林裡的小木屋》,以及和與自然動物相關的野性三部曲—《叢林奇談》、《狼王羅伯》、《黑神駒》,都是一些生動精采、值得閱讀的好書。





